Search

#全球視野之國際時事小記 001

德國聯邦議會大選昨日落幕,正如精準的出口民調...

  • Share this:

#全球視野之國際時事小記 001

德國聯邦議會大選昨日落幕,正如精準的出口民調預估,基民盟的「德國媽媽」梅克爾繼續執政,但是優勢縮小;隨著社民黨選擇在野,聯合內閣的組成也有可能改變。另外,光譜極右,主張反移民、彰顯民族價值的德國另類選擇黨,拿下13%選票,90多席國會議員,甫進軍國會就成為第三大黨。

大部分的報導都提到了梅克爾的溫和保守、穩定領導,或是聚焦討論另類選擇黨的極右路線是否會是納粹在德國的復甦;與此同時被邊緣化的卻是中間偏左,本是基民盟最大挑戰者的社民黨。

全球政治氛圍的改變是明顯的,同樣是聚焦於理念與執行手段的辯論,相對溫和的中間路線卻不再是大家立足的最大公約數,非典型政治人物、新政黨、極端路線在各地崛起,狂熱的政治口號似乎成為挑戰者唯一鮮明的武器...

回頭看看台灣,國民黨面臨的處境倒和社民黨有些相似:漸漸地不再有人在乎這個政黨對於政策的各種主張-反正「主流政黨」總是差不多的。

遑論國民黨傳統重視經濟、強調建設的路線,面對的是民進黨全面執政、全面控制行政資源的現實;在社會價值上的討論,則受限組織文化的包袱,乏人問津;談到變革,人民更願意期待柯文哲這種非傳統人物;說統派國族路線,也難像新黨、統促黨這樣旗幟鮮明。

出路何在?唯有「問政」!國民黨畢竟不像德國社民黨是聯合執政的成員,所以沒有任何執政包袱,有充分的空間可以突顯民進黨執政不力的現實。一方面,得靠現任國會立委與地方議會議員,充分聚焦、落實政策監督;另一方面,得大力拉拔新人才、充分授權,突破傳統的框限。

如果不希望未來的政治變成中間路線與極端路線的拉鋸,本黨再繼續睡下去是不行的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市府透明開放、議會問政升級、公民積極參與、地方政治換血!2018年的選舉,小市民用選票將牛煦庭送進議會;牛煦庭會不忘初衷,為龜山人爭取更好的生活品質。
View all posts